回轉式刮泥機的分類及構造
回轉式刮泥機工作原理是原水從池底經中心上部流出,并經導流配水后,呈輻射流向池周邊集水槽出水。隨著輻射流速的降低,原水中的懸浮物被分離而沉降于水底。旋轉橋架以中心為圓心,端部在驅動裝置的作用下,以池臺為軌道作圓周運行,運行中刮泥板將池底污泥刮集,利用集泥槽與池內水面液位差將污泥排出池外。回轉式刮泥機的分類及構造 回轉式刮泥機按結構形式可分為以下幾種:
(1)全跨式與半跨式。
有些回轉式刮泥機橋架的一端與中心立柱上的旋轉支座相接,另一端安裝驅動裝置和滾輪,橋架做回轉運動,在占沉淀池半徑的橋架下布置刮泥板,每轉一圈刮一次泥。這種形式稱為半跨式或單邊式,適用于直徑30m以下的中小型沉淀池。回轉式刮泥機的分類及構造
一些回轉式刮泥機具有橫跨沉淀池直徑的工作橋,旋轉桁架為對稱的雙臂式,刮泥板也對稱布置,這種形式稱為全跨式或雙邊式。對于直徑30m以上的沉淀池,刮泥機運轉一周需30~100min,采用全跨式可每轉一周刮兩次泥,從而減少污泥在池底的停留時間。有些刮泥機在沉淀池中心附近與主刮泥板90。方向上再增加幾個副刮泥板,即在污泥聚集較厚的部位每回轉一周刮四次泥。濕度傳感器探頭, ,不銹鋼電熱管 PT100傳感器, ,鑄鋁加熱器,加熱圈 流體電磁閥
(2)中心驅動式與周邊驅動式。
中心驅動式回轉刮泥機的橋架是固定的,橋架所起的作用是固定中心架位置與安裝操作維修時的走道。驅動裝置安裝在中心,電機通過減速機使懸架轉動。懸架的轉動速度非常慢,減速比大,主軸的轉矩也非常大。為了防止因刮板阻力太大引起超扭矩造成破壞,聯軸器上都安裝剪斷銷。刮泥板安裝在懸架的下部,為了保證刮泥板與池底的距離并增加懸架的支承力,可以采用在刮泥板下安裝尼龍支承輪的措施,雙邊式刮泥機還可以采取在中心立柱與兩側懸架臂之間對稱安裝拉桿(可調節)的措施。為了不使主軸轉矩過大,單邊式中心驅動回轉刮泥機的*大回轉直徑一般不超過30m,雙邊式中心驅動回轉刮泥機的*大回轉直徑可以超過40m。
周邊驅動式回轉刮泥機的橋架圍繞中心軸轉動,驅動裝置安裝在橋架的兩端這種刮泥機的刮板與橋架通過支架固定在一起,隨橋架繞中心轉動,完成刮泥任務,由于周邊傳動使刮泥機受力狀況改善,其*大回轉直徑可達60m。周邊驅動式回轉刮泥機需要在池邊的環形軌道上行駛,如果行走輪是鋼輪,則需要設置環形鋼軌;如果行走輪是膠輪,則需要一圈水平嚴整的環形池邊。周邊驅動式回轉刮泥機的控制柜和驅動電機都安裝在轉動的橋架之上,與外界動力電纜與信號電纜的連接要靠集電環;集電環裝在橋架的中心,動力電纜通過沉淀池下的預埋管從中心支座通向集電環箱,再由集電環箱引向控制柜。
回轉式刮泥機的構造和各部分的作用
(1)橋架或桁架:是刮泥機的主體,其他部件都安裝其上。一般采用碳鋼管焊接而成,在沉淀池現場組裝,進水前進行加強防腐。
(2)刮泥板:作用是將污泥刮到中心集泥斗,常見的形式有斜板式和曲線式兩種。
(3)浮渣排除裝置:由隨刮泥機運轉的浮渣刮板、固定在出水堰旁邊的浮渣斗和池外的浮渣井等組成。
(4)穩流筒:穩流筒是設置在刮泥機中心布水箱外面的一個圓筒狀布水器,其作用就是對從布水口流出的污水再進行整流,避免沉淀池內水流受進水的擾動而影響沉淀效果,因此圓筒狀布水器簡稱為“穩流筒”或“整流筒”。
(5)攪拌器:位于漏斗形沉淀池底中心的集泥斗通過污泥管與污泥泵相連,通過設置在泥斗內的小刮泥板(即攪拌器)隨刮泥機轉動,攪動泥斗內的集泥,避免污泥板結。
(6)出水堰清洗刷:刮泥機需要在堰板內外均安裝隨桁架轉動的清洗刷,連續清洗出水堰。
(7)控制系統:包括驅動電機的開關和保護系統等,還通過集電環和電纜與總控制室相連,實現遠距離監控。有的控制系統中還安裝了時間繼電器,可以自動控制刮泥機的問歇運行。
(8)與沉淀池回轉式刮泥機相比,圓形濃縮池使用的回轉式刮泥機在斜板式刮泥板的上方增加了一部分縱向的柵條,柵條的間距從100~300一不等。柵條通過隨刮泥機的緩慢轉動產生攪拌作用,促進污泥與水的分離,加快污泥的沉降濃縮過程。